我院陈成吒老师的学术著作《经典之旅:从<老子>到无尽的<道德经>》出版发行

来源:人文学院发布时间:2018-09-05浏览次数:1960


近日,我院陈成吒老师的学术著作《经典之旅:从<老子>到无尽的<道德经>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

从春秋末年老聃传道、《老子》流播,到汉代开始太上老君世世降身为帝王师、《道德经》渡化众生,至今已两千五百多年。它们既是老学经典化的旅程,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,古往今来一直是学术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,相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。不过,在已有的著述中常将《老子》与《道德经》混淆不分,具体内容解读方面,或局限于对《老子》经文的校订修复,以批评通行本《道德经》的讹误,如各类郭店简《老子》、帛书《老子》的校注本,或以通行本《道德经》为圭臬,对其经文内涵进行简单翻译或发挥,无视《老子》原始内涵的存在,如各类白话全注全译本。在写作定位上,或着眼于纯粹的学术研究,无法兼顾文化读本的功用,或无视学术的严肃性,做快餐式的填鸭。这些皆不利于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对相关文化的生命性接触、理解与传承。出于对相关问题的关切,陈成吒老师撰写了该书。它的核心思想是揭示《老子》与《道德经》的联系和区别,并在厘定原始《老子》面貌的基础上,将其与通行本《道德经》进行全面对照,揭示从前者演变为后者的机理、进程及当下状况。


该书对《老子》演化为《道德经》的明确与对照分析,有助于消除以往学界存在的厚古薄今或以今非古的思维与态度,以及原有的一些歧见与误解。同时,相关演化也是诸子学、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,呈现了后两者的基本机理与历史脉络,也是观照当下、透视未来的水晶石,光明与黑暗皆在其中。该书以案例的方式具体而形象地呈现了相关内容,并以此揭示出一种新的经典与传统文化研究、开新的路径,可谓是“新子学”的开道性专著,对解决历史上以及当前经典解读与文化发展的困惑有所助益。最后,该书在写作风格方面“由繁返约”,注重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间的平衡,相信能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国学经典的精髓,对自身的存在、文化以及现实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。

【作者小识】陈成吒(1986—),浙江苍南人。号龙元子,笔名玄华、六叶。201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、硕士生导师,主要从事诸子学与国学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,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2项,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多项,在《文艺理论研究》《诸子学刊》《中州学刊》《江淮论坛》《光明日报(国学版)》《解放日报(文史版)》等核心期刊与重要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,另有数部系列专著待版。开设并主讲有《<老子>导读》《国学与当代社会》《国学智慧》等本科生通识课程,以及《道家文化与文学研究》《国学研究方法论》等研究生专业课程





版权所有: 上海财经大学

地址: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   邮编:200433   E-mail:wxb@mail.shufe.edu.cn